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艾艾小说 > 现代都市 >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番外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番外

夏山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秦皇寝宫。假始皇的遗体就冰封在中间的青铜棺之中。赵凌一步步走到青铜棺前,看着这位千古一帝的尸体,内心百感交集。他是穿越者,但也是秦始皇的儿子赵凌。赵凌先是双膝跪地,冲青铜棺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他却没发现,寝宫暗处,有一双眼睛正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磕完头,赵凌起身坐到青铜棺旁,又看了看棺中的尸体,忍不住长叹了口气:“父皇啊!离开咸阳前,儿臣就劝你别信那什么仙丹,这世上哪有什么长生不死啊。”“你我父子一场,你也是我最敬佩的人,我也猜到你未必能听我的,所以让你多喝些牛乳和鸡蛋清,或许还能多活几年,看样子您也是一句没听进去啊。”“可惜如今您也听不到了,有可能听了还是不会信。”赵凌苦笑着摇了摇头,望着棺木中的尸体,“放心吧,扶苏没死,我让蒙...

主角:赵凌赵高   更新:2025-02-14 16: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凌赵高的现代都市小说《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番外》,由网络作家“夏山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秦皇寝宫。假始皇的遗体就冰封在中间的青铜棺之中。赵凌一步步走到青铜棺前,看着这位千古一帝的尸体,内心百感交集。他是穿越者,但也是秦始皇的儿子赵凌。赵凌先是双膝跪地,冲青铜棺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他却没发现,寝宫暗处,有一双眼睛正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磕完头,赵凌起身坐到青铜棺旁,又看了看棺中的尸体,忍不住长叹了口气:“父皇啊!离开咸阳前,儿臣就劝你别信那什么仙丹,这世上哪有什么长生不死啊。”“你我父子一场,你也是我最敬佩的人,我也猜到你未必能听我的,所以让你多喝些牛乳和鸡蛋清,或许还能多活几年,看样子您也是一句没听进去啊。”“可惜如今您也听不到了,有可能听了还是不会信。”赵凌苦笑着摇了摇头,望着棺木中的尸体,“放心吧,扶苏没死,我让蒙...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番外》精彩片段

秦皇寝宫。
假始皇的遗体就冰封在中间的青铜棺之中。
赵凌一步步走到青铜棺前,看着这位千古一帝的尸体,内心百感交集。
他是穿越者,但也是秦始皇的儿子赵凌。
赵凌先是双膝跪地,冲青铜棺结结实实磕了三个响头。
他却没发现,寝宫暗处,有一双眼睛正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磕完头,赵凌起身坐到青铜棺旁,又看了看棺中的尸体,忍不住长叹了口气:“父皇啊!离开咸阳前,儿臣就劝你别信那什么仙丹,这世上哪有什么长生不死啊。”
“你我父子一场,你也是我最敬佩的人,我也猜到你未必能听我的,所以让你多喝些牛乳和鸡蛋清,或许还能多活几年,看样子您也是一句没听进去啊。”
“可惜如今您也听不到了,有可能听了还是不会信。”赵凌苦笑着摇了摇头,望着棺木中的尸体,“放心吧,扶苏没死,我让蒙恬把他送去三川郡了,他在三川郡会过得很好。”
“胡亥那小子可就真不是个东西了,我也可以看在您的面子上不杀他,但他这辈子也别想出天牢了。”
赵凌幼时跟嬴政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又分别了五年,连赵高和李斯都无法分辨出来的假身,他自然也是认不出来的。
可无论是今生还是前世,他对这位一统华夏大地的帝王都充满了无限好感,见着嬴政的尸体,不免絮叨起来。
这是一位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也是一个穿越者对千古一帝的崇敬。
扶苏和胡亥都可以不死,因为赵凌根本就不怕有人打着他们的旗号造/反。
什么君权神授,得国不正,他根本就不在乎。
皇帝,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赵凌在寝宫待了足足一个时辰,自言自语般说了许多。
“父皇,您打天下虽然厉害,但终究还是操之过急了,还因为一句亡秦者 胡,倾全国之力打那些胡人,实在太亏了,那些胡人算个屁,拿捏他们还不简单?”
“亡秦者 胡,有没有可能这个胡说的是胡亥呢?”
“父皇,儒家有句话说得很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您在天有灵,就看看儿子收尽天下民心,看看那些跳梁小丑们拿什么造 反?”
赵凌说完,起身又朝棺中尸体深深鞠了一躬,这才走出寝宫。
密室之中,嬴政见到再次来报的密探,摆了摆手,冷声笑道:“先别说,让朕猜猜那逆子进了寝宫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密探半跪在地,垂首不言。
始皇陛下雄韬伟略,识人无数,有些人根本就不用见,只听报来的信息便能猜出那人的性格人品。
嬴政冷笑了一声:“那逆子独自一人进了寝宫,是不是张狂尽显,以为自己算无遗策,从今天开始就君临天下了?”
“他肯定会站在那具尸体面前骂朕偏心,骂朕有眼无珠,骂扶苏该死!”
“朕现在真想看看他见到朕还活着又该是怎样的姿态,该不会也跪地求饶吧!”
嬴政长期服用丹药,本就失眠多梦,变得易怒暴躁,扶苏的死讯,赵高李斯的背叛,还有隐忍多年起事谋逆的赵凌更是让他心烦意乱。
在他看来,赵凌本就蓄谋已久,而且杀伐果断,绝对不是扶苏那等良善之辈,这样的人得了势,那必然不可一世的狂妄,又怎么会把他这位已经死了的父皇放在眼里?
密探跪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着,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他如果将自己所见所闻道出,岂不是打了陛下的脸?
但这么大的事,他也不敢顺着陛下说啊!
嬴政看出了密探的异常,更觉得是自己猜对了,心中杀意大起,怒道:“果然,这逆子绝非良善,可惜朕的扶苏!章邯!调集密卫,随朕出去,朕倒要看看一个盖聂是否能抵挡朕的千军万马!”
章邯还没来得及应诺,密探终于顶不住压力,连忙说道:“陛下,您猜错了!您误会二公子了,扶苏公子没死,他在三川郡......”
嬴政的眼眸中精光四射:“你说什么?朕的扶苏没有死?”
“二公子在棺前亲口说的,他说扶苏公子并没死,他已让蒙恬将军将扶苏公子送去三川郡,而且他并不像陛下所猜测的那般。”
嬴政很快冷静了下来,难道他真的看错赵凌了?
他既然想造 反,就算扶苏没有自杀,他又怎么会留扶苏的性命?
扶苏若是还活着,那些儒家门生只要知道了,肯定会拥护扶苏,他这二公子不过是三川郡郡守,这些年也不曾立下什么功劳,显露什么本事。
他今天就算杀了赵高和李斯,有朝一日,只要有人高举扶苏的大旗,天下人都会反他。
难道说他做的这一切是为了扶苏?
蒙恬什么时候又听他的号令了?
嬴政越想越心惊,突然发现自己竟然猜不出自己这位二公子想干什么了,干脆说道:“将你看到的,听到的,一个字不漏地说出来。”
当他听到赵凌进入寝宫就现在棺前磕了三个响头后,心中倍感欣慰,毕竟自己这儿子对自己还是很尊敬的。
听到赵凌再次提及牛乳和鸡蛋清时,嬴政疑惑地问夏无且:“夏无且,牛乳和鸡蛋清可解丹毒?”
夏无且和嬴政对视了一眼,慌忙下跪:“陛下,二公子所说,老臣不知,陛下不妨一试,这两物皆无害处。”
嬴政微微点头:“起来吧,命人准备牛乳与鸡蛋,朕要试试。”
从密探所报,赵凌目前的一言一行都像极了一个缅怀父亲的好儿子,嬴政被丹毒困扰多年,回想赵凌离开咸阳之际的确也曾说过,不由信了几分。
“接着说!”嬴政瞥了密卫一眼,心中也有些好奇,毕竟五年前,他还没有服用过所谓的仙丹,赵凌又怎么会在那时候提及这件事?难道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密卫紧接着说的,都是一些类似儿子缅怀父亲的话。
“二公子握着您假身的手说,如果您能多活几年,他才不想当什么皇帝,毕竟当皇帝太累了,可您一死,秦国必定大乱,若他不站出来,整个秦国落在赵高那阉人手中,还真就要二世而亡了。”
嬴政闻言仿佛身临其境,躺在棺中,暗叹了口气,自己是真的错看了赵凌,这哪是庸碌无为之辈,原来他并不想当皇帝啊。
密卫说到后面,脸上的汗滴如雨挥下:“二公子最后说,您打天下虽然厉害,但终究还是操之过急了......”
嬴政没有打断密卫,而是安静地听他说完。
“操之过急?他懂什么?朕连六国都打下来了,区区蛮夷,岂能挡住朕大秦的铁骑?”
嬴政有他的骄傲,蒙恬此时正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长城也在修建当中,明明一切都那么顺利,匈奴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逆子竟然说他操之过急?
还有什么亡秦者 胡,指的可能是胡亥?
嬴政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着,方士卢生发现的那本图谶符命之书中提到“亡秦者 胡也”,他一直认为这个“胡”说的就是胡人。
但如果这里的“胡”说的是胡亥......
嬴政一统天下之后,用人以贤,连那些六国的贵族,如今依旧还能在朝堂上活跃,哪怕那些儒生在大殿之上骂他暴君,只要说得在理,嬴政也没有因愤怒而杀人。
他从来不是一个偏执的君王,他胸怀丘壑,细细思量着赵凌最后所说的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嬴政冷冷一笑,“看来朕这个儿子也深受儒家的影响啊,朕倒很好奇,他拿什么收尽天下民心。”
嬴政很清楚,那些六国贵族在咸阳的势力,仅凭王离带的三千兵,想要彻底镇住整个咸阳,恐怕是不行的吧,而且他还杀了赵高和李斯,那两人的势力反扑,可不是羽翼未丰的赵凌可以抵抗的。
朕的二公子,如果你仅仅只有一个盖聂和王离,或是有一郡之兵,恐怕就要止步于此了。
嬴政笑了,在他看来,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控之中,扶苏没死,赵凌又显露锋芒,那就让他闹吧,趁着这个机会,看看赵凌的本事。
最后无论怎样,只要他出面,一切都会平息的。

蒙毅领着帐下的两名庶长下了城楼,却见赵凌身后跟着乌泱泱的一群人。
咸阳城中,百姓家家闭户,赵凌就站在出城门的街道上,他身前摆放着一堆奇怪的东西。
蒙毅走到他跟前,拱手行了一礼,抬头问道:“二公子领兵至咸阳,意欲何为?”
武将们在寝宫殿前也都跪了赵凌,不同的是,在蒙武的带领下,他们都只是跪下行礼,并没有像文成那般高呼陛下。
蒙毅至今也只是称赵凌为二公子。
赵凌看着面前的将军,笑得云淡风轻:“蒙将军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多余了。”
“大军兵临城下,你等若是俯首称臣,那他们就是前来祝贺朕这新皇登基,诸位将军若是不承认朕这新皇,那就当朕是造 反好了。”赵凌顿了顿,点头道,“说是篡位也可以。”
蒙毅的脸色极其难看,按照蒙武最开始下达的命令就是,无论公子赵凌做什么,都任其不管,那现在呢?
三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也要任之不管,放他们进城吗?
还是说把赵凌控制起来?
这位可能是未来的皇帝啊!谁敢动手?
蒙毅就僵在那里了,赵凌瞥了他一眼,抬头看了看天:“蒙将军,天色渐暗,朕将这天点亮如何?”
蒙毅虽然只是一名武将,但也觉得赵凌这话的意思是在说,秦国如果让他当皇帝,会更好。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劝他归顺呢。
赵凌见蒙毅没有回答,冲蒙毅身旁的两名庶长招了招手,那两人直接走到了赵凌这边,对蒙毅行了一礼:“蒙将军,我等早已对陛下称臣,城中守军有一半都已听从陛下的号令,蒙将军,归顺吧。”
蒙毅此时的脸色更是苍白,守军有一半都已经归顺赵凌了?
什么时候的事?
他怎么不知道?
赵凌白了那庶长一眼:“谁让你说这个了?朕让你递个火折子。”
庶长连忙下跪,垂首道:“是臣失言了,请陛下赐罪!”
赵凌伸出手:“你何罪之有?起身吧,朕就管你要个火,赶紧拿来,别耽误朕与蒙将军看烟花。”
这名庶长没有起身,连忙从甲胄中掏出早已准备的火折子双手托起,递给赵凌。
赵凌接过火折子,冲他挥了挥手,庶长立刻起身站到一旁。
蒙毅不知烟花是什么。
赵凌拿起火折子蹲了下去,身后那些士卒见状,连忙下跪。
陛下都蹲着,他们又岂能站着?
前面的人跪下,后面的人根本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纷纷跪下,这场面让蒙毅也只好单膝跪地,不敢抬头看赵凌。
对于这种情况,赵凌也早就习惯了。
当皇帝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举一动都可能让身边的人惶恐。
只有盖聂依旧抱着剑,站在赵凌身后,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赵凌点燃引线,往后退了几步,盖聂也跟着往后退。
“都起来吧!抬头看天!”
众人这才纷纷起身。
“轰!”
一道白光冲天而起,绚烂的烟花在天际绽放,璀璨夺目,即将暗下去的天色被照亮。
“天降祥瑞!陛下乃天命所归!”
烟花还在放,不知道谁喊了这么一句话,紧接着半座城的人都开始大喊天命所归。
赵凌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这还真不是他安排的托,烟花只是他给韩信放的信号而已,可大秦的人何时见过烟花?
城中守军见身边兄弟都跪下大喊天命所归,自己也被烟花所震撼,无论是从众心理还是封建迷信,他们也都跪了下来。
城外大军除了韩信和之前在三川郡见过烟花士兵,也都以为是神迹降临,害怕得罪神明,纷纷朝咸阳城方向跪下。
韩信见状大喊:“二公子乃是天命所归,诸位随本将军进城辅佐新皇!”
这么一喊,城外之人也大喊:“天命所归!”
三十万人齐喊一个口号,那可谓是震天响地,咸阳城中的人望着天上绽放的烟花,心中也都在想这个问题,赵凌莫非真是天命所归?
韩信依照之前与赵凌的约定,命人推出红衣大炮。
轰!轰!轰!
烟花刚刚结束,红衣大炮的巨响更是震耳欲聋。
韩信也只是令人将大炮对准城门之下。
城墙之上的士兵都感到城墙都剧烈颤动,闻声察看,已经错过了开炮环节,低头一看,只见城门外出现一个个巨坑,吓得惶恐不已。
烟花升起,城中立刻有士兵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请大军入城。
韩信也发现自己带来的士兵实在太多,只点了五千兵马和赵凌要的学子们随他进城,其他人就原地驻营,围而不攻。
蒙毅跪在赵凌面前,额间已经开始冒冷汗了。
他不是没打过仗,但今天这种情况他是真没遇到过。
赵凌身为大秦二公子,身份尊崇,他不可能跟他动手,而且就算他想动手,哪怕赵凌不会任何武艺,他暴起发难能在盖聂面前擒下赵凌?
城中士卒和将领大都已经归顺赵凌,此乃大势所趋,他现在能调动兵马?
城外三十万大军蓄势待发,谁敢动赵凌,那面临的恐怕就是屠灭九族。
赵凌站在蒙毅面前,沉声问道:“蒙将军,朕不喜欢二公子这个称呼,你现在可以换一个吗?”
蒙毅内心疯狂挣扎,权衡利弊。
父亲说了,不可承认赵凌为皇帝,也不可以阻止他的做任何事,但城门已开,大军顷刻将至,这个时候如果还不俯首称臣,要是等赵凌清算,蒙家的未来可能就在他一念之间。
蒙毅大声喊道:“臣蒙毅拜见陛下!”
“爱卿平身吧!”赵凌大笑道,“蒙将军其实不必思虑太多,令兄早就归顺与朕了,你蒙家与朕忠心耿耿,朕不会亏待你们的。”
“随朕出城,看看朕的兵马强壮与否!”赵凌拍了拍蒙毅的肩膀,便朝城外走去。
蒙毅也只能紧随其后。
赵凌带着盖聂王离他们走出城去,王离看到眼前的一幕被彻底给震惊到了。
之前赵凌是跟他说有十万兵马没错,但大秦对军械的管理甚严,他以为赵凌说的十万兵马就是三川郡的士兵,或许有些兵刃,但应该也是参差不齐。
可眼前的大军身披重甲,头戴铁盔,连战马都披了甲,这样的重骑军团若是在平原之上,可以一抵十啊!
这样的重骑兵,放眼望去,竟望不到头。
韩信领着大军慢慢度过护城河,哪怕没有发起冲锋,也充满了肃杀之气,令人胆寒。

“公子,核实过了,前日陛下驾崩消息是真的!”
赵凌身着一袭黑色长衫,正在院中练剑,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匆匆进院,眼神中充满了激动之色。
“竟然是真的!”赵凌眉头紧皱,始终有些不敢相信。
今年是始皇三十五年。
一个月前,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上书劝谏,被贬上郡。
秦始皇应该是两年死后在东巡路上才对。
赵凌穿越成嬴政的二公子赵凌,史书之上都没个姓名,如果不是穿越,大概就会在两年后被胡亥处死。
他不想待在咸阳等死,故而在年幼的时候就在世人面前表现得愚笨痴呆,不习文也不练武,十三岁还不会写字,身体孱弱,连马都不会骑,这也让他的存在感显得极低。
秦始皇本来就把大秦的未来寄托在扶苏身上,见赵凌如此平庸无能,看在眼里也烦,赵凌说他想去三川郡当个郡守历练一番,秦始皇也就直接允了,还将朝中摸鱼的尉缭派去辅佐他。
这些年来,赵凌在三川郡暗中发展自身实力,用后世的一些发明制作出琉璃细盐砖瓦等珍稀之物,从六国贵族那里挣了不知多少钱。
他还招揽能人异士收为门客,好肉好酒招待,礼贤下士那套玩得炉火纯青,可谓是深得人心。
他又命人造船出海,寻来一些后世才有的农作物尝试培育,极大地提高了三川郡的粮食收成。
最后连火药大炮这些都让他搞出来了。
至于三川郡的情况,也是被赵凌通过各种方法封锁消息,前来的探子要么被收买,要么被掩埋。
哪怕是嬴政都快忘了自己这愚笨的二儿子,更不要说咸阳那些大臣们了。
赵凌原本想着,等嬴政驾崩之后,那也不用等别人了,自己直接带兵攻入咸阳,咸阳城内还有他老舅上将军王离里应外合,拿下赵高李斯之流轻而易举!
扶苏若是被逼死了,自己这个二公子不当皇帝谁当?
难道眼睁睁看着大秦帝国被赵高那个阉人把持?
赵凌脸上没有任何的悲伤,收了剑,扭头问一旁的白衣剑客:“盖先生,我命你训练的死囚营有多少人了?”
盖聂冷着张脸:“死囚营现在由韩信训练,应有万余人。”
听到万余人,赵凌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死囚营是他的敢死队,也是他的精锐部队。
一群本就该死之人,赵凌不仅免了他们死刑和牢狱,管他们吃喝,还许下从龙之功,让盖聂授他们武艺,他们岂有不拼命的道理?
赵凌又问老者:“尉丞相,若朕明日就要摆驾回咸阳宫,马匹军甲等一切军需可准备妥当了?”
这位老者正是秦朝有名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尉缭。
他本来是得到了嬴政赏识,但他迷信面相占卜,认定嬴政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旦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所以早就想要逃离咸阳。
当他见了赵凌,只因赵凌的面相便心生欢喜,再与赵凌探讨一些兵法之后,对赵凌倾佩不已,更是决心效忠,始皇帝命赵凌到三川郡当郡守,问朝中大臣谁愿辅佐,他自然第一个站出来。
尉缭听到赵凌自称朕,又喊他一声尉丞相,那张满是皱纹的脸上满是笑意,激动地应和道:“陛下,万事皆已准备妥当,三川郡十万将士愿护送陛下回宫。”
“五千战马皆已披甲,十万副将士的战甲也打造齐全。”
“公输先生那边已造出三千把霹雳枪,钢珠子弹十万发,完全够用。”
“红衣大炮有些少,不过一百门,炮弹倒有三千发。”
“存储的粮食也够十万将士吃上一个月。”
尉缭在旁边如数家珍地说着,越说越兴奋。
他在赵凌身边待了五年,这五年里,三川郡在赵凌的管理下宛如人间仙境,原本的深山老林中被开垦出来,到处可见平整干净的道路。
三川郡的百姓,每家每户都有良田数亩,家畜十余只,每年还有不少余钱,更是住上了结实的砖瓦房。
对比大秦其他县郡百姓衣不裹体,食不果腹,三川郡的百姓过的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始皇帝驾崩,只要扶苏一死,赵凌根本无须召兵,身为二公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只需他一声令下,整个三川郡的男人都愿为他一战,又何止尉缭所说的十万将士?
这样的人若是当上皇帝,那才是天下百姓的福祉呢。
“尉丞相,飞鸽传书,命蒙恬护送扶苏公子到三川郡,明日辰时,让人将复扶苏公子被赐死自杀的消息传遍整个咸阳。”
“命韩信为上将军,明日辰时,全军开拔,酉时将咸阳城围住,以烟花为号,届时自会有人打开城门,不必攻城。”
“红衣大炮带上十门,在城门外打上几炮,只弄出些动静吓唬吓唬城里的人就好,别把城墙给轰坏了,否则还要朕花钱修。”
赵凌之所以准备这么多,可不是单单为了解决赵高和胡亥,夺取皇位。
秦始皇一死,项羽刘邦,诸子百家,以及那些六国余孽都会有所动作。
等他当上皇帝,这些人要么老老实实当他的臣民,自己还能保他们衣食无忧,只要敢反,那便让他们感受一下来自后世科技的碾压。
赵凌吩咐完尉缭,扭头问盖聂:“盖先生,可敢随朕先大军一步进咸阳探上一探?”
盖聂眼皮一抬:“有何不敢?”
尉缭闻言大惊失色,连忙劝道:“陛下何苦犯险?明日陛下亲率大军攻入咸阳,岂不更为稳妥,提前进城,若是遇上刺客......”
赵凌微微摆手,打断了尉缭的话:“尉丞相,咸阳城的将士也是朕的将士,若是能兵不血刃当然是最好的,盖先生在我身旁,什么刺客能近我身?”
尉缭老泪纵横,跪地叩拜,大呼:“陛下仁德!”
仁不仁德的,赵凌真不在乎,只是咸阳城中有太多他安插的人,真打起来容易伤到自己人。
尉缭跪在地上,叩首完毕,抬头之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劝诫道:“陛下,公子扶苏不可留!”
“丞相不必多言!领命就是!朕要扶苏活着。”赵凌手持长剑,吩咐完尉缭,对盖聂道,“盖先生,随朕进城,会一会那朝中的奸人!”
......
咸阳宫,始皇寝殿的密室之中。
始皇帝嬴政身着玄色便服,他眼中血丝密布,但声音依旧威严厚重:“章邯,赵高和李斯可将朕的旨意传去了上郡?”
章邯身披玄甲,半跪在地,垂首抱拳道:“禀陛下,中车府令与左丞相三日前已经将陛下御召快马送往上郡。”
嬴政闻言点头,满意地笑道:“朕倒要看看扶苏若是当上皇帝,又能有何等作为。”
一个月前,嬴政焚书坑儒,那是因为他的侍医夏无且检查出他已经中了丹毒,并验证了所谓的仙丹就是毒药。
那次坑杀的大都是一些招摇撞骗的方士,其中也不乏儒家那些想要控制扶苏的人。
夏无且时至今日也还没找到解丹毒的方法,推断嬴政最多还有三年寿命。
除了试探扶苏治国的能力,他还想看看,若是他驾崩了,朝堂上的六国贵族和诸子百家会有什么反应。
若是这些人敢露出一丝反意,或是想控制扶苏,那嬴政并不介意在临死之前大开杀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三年时间,嬴政要为扶苏清除一切后患!

寝殿密室之中。
嬴政听闻扶苏自杀的消息怒不可遏,满脸杀气地盯着跪在面前的将士:“章邯!朕的遗诏是让扶苏回来继位,他为何自杀了?”
章邯头埋得死死的,额间黄豆大小的汗滴滚落在石板上:“陛下,赵高和李斯篡改了诏书,拥立十八公子胡亥为帝,那传去上郡的诏书恐怕也是被改了,是臣失察,请死罪!”
“赵高这狗奴才,还有李斯竟然敢篡改朕的诏书,朕要将他们碎尸万段,处以极刑!”嬴政悲痛欲绝,拳头紧握,怒道,“随朕出去!朕倒要看看,他们这群奴才是不是反了天了!”
章邯正欲起身随始皇帝出密室,一道黑影闪进密室,跪在嬴政面前:“陛下,二公子赵凌进宫了,他手下剑圣盖聂杀了中车府令,公子胡亥被他控制,王离将军领兵三千在寝宫前与李丞相对峙。”
“二公子赵凌身手不凡,这些年应是有意藏拙。”
嬴政脚下一滞,强忍着怒火和丧子之痛,脑中闪过赵凌那张天真稚嫩的脸。
他已经五年未见自己这位二公子了。
嬴政身为皇帝,国事繁忙,对平庸的二公子赵凌根本就不关心,只隐约记得当年那孩子离开咸阳之前,叫他不要信什么长生不老的丹药,多喝牛乳和鸡蛋清,对身体好。
那时的赵凌不过十三岁,嬴政只道他是胡言乱语,并没当回事。
尔后赵凌说他喜欢三川郡,想去当个郡守历练一下,嬴政当即就允了,还给了他一千私军,怕他年幼不更事,并将不愿在朝中效力的尉缭派去辅佐他,说是辅佐,其实相当于叫尉缭当郡守,让赵凌下半辈子在三川郡养老。
这些年,三川郡的税收都很正常,偶尔有探子来信,说三川郡很富足,嬴政也只当是尉缭治理得当。
现在他刚假死四天,赵凌就出现在咸阳,身边还跟着名动天下的剑圣盖聂?
身手不凡?!
王离带兵拥护?
朕的二公子,你如此隐忍,是早就准备谋反了吗?
“赵凌!好!好得很!还有王离,看来两人早有勾结,朕竟不知!”嬴政怒极反笑,“章邯,你到底还有多少事情失察?”
“陛下!臣每年都派人查过三川郡,但得到的消息,都是均无异常啊!”
“均无异常!”嬴政嘴里念叨着这四个字,双眼微眯,眼底蒙上一丝阴霾,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好一个均无异常!”
章邯能感觉到始皇帝身上恐怖的杀意。
暗卫每年都去三川郡查过,却没查出任何异常,实在叫人细思极恐。
他已经不敢想象这位二公子究竟隐藏得有多深了。
嬴政的心情就更为复杂。
他也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有能力。
但赵凌在他假死的第四天就从三川郡来到了咸阳宫,且这个时候,他驾崩的消息还没公布天下呢,扶苏之死,连他也是刚刚才知晓。
换一个角度想,若赵高他们没有篡改诏书,扶苏奉旨继承皇位,赵凌是否会弑兄篡位?
“哼!”嬴政越想越怒,这逆子为了篡位,精心准备了多少年?
之前在自己面前愚笨的模样也是装出来的吗?
或是尉缭那个老东西和王离在背后撺掇?
“报!陛下!二公子公开承认自己是谋逆的反贼,并扬言要将皇位让给胡亥公子。”
“二公子将剑插在胡亥公子面前,说自己愿意遵从遗诏,令胡亥公子杀了他,让胡亥公子继承皇位。”
嬴政刚想出密室解决纷乱,又一密卫来报,让他忍不住再次停了下来。
他听到这消息直接破口大骂起来:“白痴!造/反都造不明白!朕怎么会有这么蠢的儿子?”
既然都已经选择造/反了,都已经控制住小十八了,赵高都被杀了,他却又要遵从什么遗诏,还让胡亥杀他?
这不是蠢是什么?
帝王便是如此的矛盾,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哪怕造/反也该造出个样来。
但如果自己还活着,自己没说要给,他想要硬抢,那也是不行的。
生杀夺予皆是君恩。
密卫等嬴政骂完,又连忙说道:“可是胡亥公子......”
寝宫殿前。
当赵凌说出那一番话后,刚才出言得罪过赵凌的臣子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大喊:“十八公子,拿起剑来,杀了逆贼啊!”
一人喊出声来,紧跟着十余人大喊:“胡亥公子,诛杀逆贼!”
胡亥脸上还有清晰的鞋印,嘴角流着血,他晃晃悠悠站了起来,看了看面前的剑,又看了看张开双臂,毫不设防的赵凌,他犹豫了。
赵凌目光冰冷地盯着胡亥,突然喝道:“拔剑!”
胡亥被吓得打了个哆嗦,双手颤抖地去拔深插在石板中的剑。
剑插得太深,胡亥拔了一次,竟然没能拔出来。
赵凌冷声道:“我数三个数!你要是拔不出剑来,我就杀了你!”
“啊!”胡亥吓得大叫了一声,使出浑身力气,奋力一拔,终于将剑拔了出来,但人也倒飞出去,跌在手持利刃的王离面前,他与王离对视了一眼,吓得连滚带爬躲到一旁。
赵凌面无表情地命令道:“站起来!”
胡亥只能忙不迭地站起身来,当他看向赵凌的时候,浑身上下都被恐惧所笼罩。
他不是傻子,他很清楚敢出这一剑,赵凌一定会杀了他的!
就算赵凌不动手,王离和盖聂也一定会杀了他的!
赵凌再次喝道:“出剑!”
胡亥被这一声出剑吓得连剑都抓不稳,长剑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他吓得噗通一声跪在赵凌面前,不住地冲他磕头,嘴里拼了命地求饶:“二哥!饶了我吧!我错了!我不当皇帝了。”
“是赵高......对!是赵高和李斯!他们篡改了父皇的遗诏,赐死了大哥!不关我的事啊!”
胡亥的脑袋都磕破了,满地的血,他依旧不敢停下来,嘴里不断求饶,将罪责都扔给赵高和李斯,想把自己撇干净。
殿前的百官和将士都听得清清楚楚,眼前一幕实在叫人唏嘘。
“诸位可都听清楚了吗?”赵凌转过身,目光再次扫过堵在殿前的那些将士,大声问道,“我大秦的将士百死不屈,诸位能站在这里,都是身经百战,立下赫赫战功之人,你们是打算效忠一个连剑都拿不稳的皇帝吗?”
“朕的父皇乃是千古一帝,他这一生平六国,击匈奴,征百越,那是何等的英雄,他的儿子竟然连剑都拿不稳,只知跪地磕头!”
“你们是想追随一个只会磕头求饶的皇帝吗?”
赵凌的声音响彻整个广场,殿前的那些士兵看到胡亥那摇尾乞怜,只求苟活的模样,再对比赵凌这睥睨天下,不惧生死的气势,不由自主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兵器。
他们都是老秦人,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无一不是靠战场上杀敌得来的,哪怕敌人的刀架在脖子上,他们也不可能跪地求饶。
胡亥的所作所为,令他们感到不耻,这样的人,怎么配成为始皇帝的继承人?
他有什么资格当皇帝?这简直是在丢始皇陛下的脸啊!
哪怕是被赵凌赐死,他们也绝不可能效忠胡亥。
赵凌大步走上寝宫的台阶,殿前的士兵纷纷让开。
李斯站在殿前,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大秦丞相手捧假遗诏,死死盯着赵凌。
他们输了,输得很是彻底。
就算这遗诏是真的,当胡亥跪下朝赵凌磕头的那一刻,也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
赵凌和他擦肩而过,甚至没有多看他一眼,打开寝宫大门走了进去。
赵凌关上门后,他的声音从寝宫内传出:“将李斯带下去!处以五刑!夷三族!”
“喏!”
寝宫殿外,殿外士兵纷纷跪下,随后两名离李斯近的禁卫将李斯架了出去。

大秦朝堂之上,哪怕是以前嬴政上朝的时候,大臣们也时长吵得不可开交。
文臣指着对方鼻子甚至是指着嬴政唾沫星子横飞,武将一言不合撸起袖子就是一顿干架,这类事情早就成了常态,连嬴政都见怪不怪了。
蒙武这些年退居二线,偶尔上朝也大都只是闭目养神,但他早年伐齐灭楚,杀敌无数,王翦两年前退隐之后,他就是大秦军界第一人。
蒙毅也深知自己父亲脾气实则火爆如雷,看他那眼神,自己要是敢再多说一句,他肯定上来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根本不会给任何人面子。
老子打儿子,那不是天经地义吗?就算始皇帝见了也最多轻飘飘地劝上两句然后坐在一旁看热闹。
蒙毅就算再急,也只能悻悻地看了赵凌一眼,然后拱了拱手,坐回自己的位置。
冯去疾和淳于越见状也只是坐山观虎斗。
要是赵凌拿蒙武开刀,降罪于他,那可就是得罪整个军方。
赵凌根基不稳,就算城外有三十万大军,但那三十万大军中有多少曾是蒙武的旧部?
蒙武不认新皇,赵凌凭什么登基?
杀了他?
且不说蒙武在大秦的影响力巨大,蒙恬、蒙毅会坐视不管?他们可都是手握重兵的将领啊!
赵凌和蒙武对视了一眼,只是笑道:“蒙老将军老当益壮,朕会听你的建议,善待扶苏的。”
蒙武承不承认赵凌皇帝的身份,在赵凌看来根本不重要。
赵凌兵强马壮,年轻力富,蒙武就算再有威望,他已经老了,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拜在赵凌门下,自己还有韩信和张良这等奇才,这还不能控制秦国军政,那才叫好笑。
蒙武骂完蒙毅之后,眼睛一直都盯着赵凌,他想要从赵凌的脸上找出愤怒,找到一丝的杀意,甚至是一点点的情绪波动,从而来判断赵凌这个人的性格。
很可惜,他失望了。
赵凌那从容不迫的样子让蒙武产生一种错觉。
他好像在凝视不可见底的万丈深渊。
赵凌若不是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那便是根本就不在乎他的看法。
根本就不在乎蒙武是否承认他这个皇帝。
蒙武眉头紧锁,沉声道:“请二公子回答淳于越的第二个问题,天下政事如此繁忙,陛下又打算派何人处理?”
赵凌忍不住大笑:“蒙老将军和淳于仆射考虑得真是周全,不过朕早已安排好替补这些官员的能人。”
“来人,宣张子房、萧何以及三川郡学子进殿。”
咸阳宫外早就候着的张良和三川郡学子听到宣召,依次进殿。
张良身着朴实的道袍,长相俊美,气质超凡脱俗,进殿之后,拱手行礼:“张子房见过陛下。”
“子房先生无需多礼!”赵凌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地下达任职,“朕任你为左丞相,你任职之后察看有哪些职位空缺,从三川学子中根据他们的能力匹配相应的职位,明日早朝上一份奏折与朕,可否?”
张良点头:“张子房定不负陛下所托!”
淳于越立刻起身大声喊道:“陛下!张子房乃是刺杀始皇帝的反贼,怎可入朝为相?”
群臣皆起,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张良在秦始皇二十九年时,曾于达阳武县埋伏刺杀东巡的嬴政,刺杀失败,他虽逃走,但也成了大秦的通缉犯。
秦始皇刚驾崩,赵凌竟然要任命张良为左丞相,这岂是为人子的做法?
不说文臣,连那些武将的脸色都难看无比。
一个刺杀始皇帝的通缉犯,未曾立过任何功劳,一进朝堂就封相?
那他们这些年在战场之上奋力杀敌有何意义?
若不是蒙武没有发话,武将们恐怕早就跳起来跟淳于越他们一起反对了。
张良在众位大臣的唾沫星子前不动如山,面不改色,神情怡然自得。
赵凌突然喝道:“够了!都给朕闭嘴!谁敢再说一句,杀无赦!”
哪怕他说出这样的话,朝堂之上的声音并没有减少太多。
“廷尉孟巍然死谏,若陛下一意孤行请赐死臣下,孟巍然去了九泉之下,见了始皇帝,也是无憾!”
“常奉西文彦死谏!”
“典客白祁死谏!”
......
文臣又是一群死谏者,这些人全是大秦三大氏族的官员。
赵凌眼神中寒光四射,扫过在场众人。
冯去疾和淳于越刚想起身,便被赵凌这个眼神吓了回去,刚才叫得最厉害的淳于越更是直接选择了闭嘴。
他们与赵凌已有过几次交锋,直觉告诉他们,赵凌很危险,甚至比始皇帝还危险。
在没有琢磨透赵凌性情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贸然求死。
他两人未动,跟随他们那些官员本来还想跟着三大氏族一起死谏,刚刚又被赵凌扫了一眼,也都缩回去等着看情况再定。
反正三大氏族都已经死谏了,赵凌这个皇位都还没坐稳的人,难道能真的杀了他们不成?
张良封相之事定然就此作罢,也算他们贵族世家在赵凌面前赢下的第一场了。
哪怕如此,大殿之上站着死谏的臣子依旧有十余人。
这也是三大氏族第一次联合对抗赵凌。
廷尉孟巍然、常奉西文彦、典客白祁皆是三族族长,也都位列九卿之职。
另外跟着他们一起死谏的大臣们也都身居要职。
为首三人皆一副傲然之色盯着赵凌,哪怕被赵凌的目光扫过,依旧不避不让,更不可能妥协。
三大氏族的底蕴就在那里,赵凌有三十万大军有能如何?始皇帝都不敢动他们。
赵凌一个尚未登基的毛头小子岂敢?
“好!很好!”赵凌不怒反笑,九卿之职掌握在这些人手里,他可不安心,正愁找不到理由对他们动手呢,他们主动把头伸出来了。
孟巍然以为赵凌已经妥协,指着张良,义正言辞地说道:“既然陛下愿意听臣等的建议,那便请即可诛杀此贼,以慰始皇帝在天之灵!”
冯去疾和淳于越也看明白了,赵凌终究还是迫于三大氏族的压力,不敢用张良。
此番也算大获全胜了吧。
张良不能用,那什么萧何和三川学子自然也不可能再用,朝堂之上空缺出来的这些官职,终究还是得落在各方贵族世家或是有名望的诸子百家手中。
赵凌该明白,有时候光有兵马是远远不够的!
“来人!把这些死谏的大人们打入死牢,秋后问斩!”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