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艾艾小说 > 其他类型 > 被迫女扮男装,我参加科考做首辅王春兰卞秀琴全文+番茄

被迫女扮男装,我参加科考做首辅王春兰卞秀琴全文+番茄

黄豆生芽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他想打听打听这个时代的笔墨纸砚价格如何。家里人只道读书费钱,她们却是不知束脩也就那样,真正费钱的是笔墨纸砚这些消耗品。这个时代如何宋小小不知,她学过的历史告诉她,在古代写字是人生的第一门功课。字写的差,是一件让人看不起的事情,尤其考试时,字写得差,考官有权利将试卷作废。所以学子们第一件事就是写好字,想把字写好就要多练习,练习就需要笔墨纸,所以,这些才是求学路上的消费巨头。等他走了一圈下来,瞬间觉得自己今天挣的十两银子屁都不是。见店里有宣纸,他也就好奇问问宣纸什么价位,毕竟这个纸是相当有名。店家却说一两银子一刀,他趁机看一眼,书肆的宣纸不如她之前见过的,差距挺大,一天一地!店里最便宜的是毛边纸都要七十文一刀,一刀只有一百张。竹叶纸一百...

主角:王春兰卞秀琴   更新:2025-02-19 15: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春兰卞秀琴的其他类型小说《被迫女扮男装,我参加科考做首辅王春兰卞秀琴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黄豆生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想打听打听这个时代的笔墨纸砚价格如何。家里人只道读书费钱,她们却是不知束脩也就那样,真正费钱的是笔墨纸砚这些消耗品。这个时代如何宋小小不知,她学过的历史告诉她,在古代写字是人生的第一门功课。字写的差,是一件让人看不起的事情,尤其考试时,字写得差,考官有权利将试卷作废。所以学子们第一件事就是写好字,想把字写好就要多练习,练习就需要笔墨纸,所以,这些才是求学路上的消费巨头。等他走了一圈下来,瞬间觉得自己今天挣的十两银子屁都不是。见店里有宣纸,他也就好奇问问宣纸什么价位,毕竟这个纸是相当有名。店家却说一两银子一刀,他趁机看一眼,书肆的宣纸不如她之前见过的,差距挺大,一天一地!店里最便宜的是毛边纸都要七十文一刀,一刀只有一百张。竹叶纸一百...

《被迫女扮男装,我参加科考做首辅王春兰卞秀琴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他想打听打听这个时代的笔墨纸砚价格如何。

家里人只道读书费钱,她们却是不知束脩也就那样,真正费钱的是笔墨纸砚这些消耗品。

这个时代如何宋小小不知,她学过的历史告诉她,在古代写字是人生的第一门功课。

字写的差,是一件让人看不起的事情,尤其考试时,字写得差,考官有权利将试卷作废。

所以学子们第一件事就是写好字,想把字写好就要多练习,练习就需要笔墨纸,所以,这些才是求学路上的消费巨头。

等他走了一圈下来,瞬间觉得自己今天挣的十两银子屁都不是。

见店里有宣纸,他也就好奇问问宣纸什么价位,毕竟这个纸是相当有名。

店家却说一两银子一刀,他趁机看一眼,书肆的宣纸不如她之前见过的,差距挺大,一天一地!

店里最便宜的是毛边纸都要七十文一刀,一刀只有一百张。

竹叶纸一百文一刀。

至于竹叶纸和毛边纸的区别她知道。

竹叶纸纸面光滑,落墨后需要晾晒一段时间墨迹才会干,墨迹不易晕染。

毛边纸纸薄松软,写字容易晕染,除非墨稠。

墨稠既费墨。

墨,最便宜的也要两百文一锭。

这样对比下来,其实最划算的还是竹叶纸。

毛笔也不便宜,一支兔毫毛笔就得八十文钱。

宋良佐了解了价格却是什么都没有买。

等他们出了门,王春兰见他小脸紧绷,安慰他说“这些东西都不贵,只要你后面肯好好读书,娘多去挖点药材,什么都有了。”

“知道了娘!”

......

他们回到家时,太阳已经开始往山里躲,调皮的想和大伙玩迷藏。

王春兰见家里没人,先把今天购买的蓝青布和银子放进东屋,接着又把竹筐里的一些草药掏出来,对着在西屋里喊“良佐,你买的药材我给你放屋里的桌上了,你要怎么做,需要我帮忙吗?”

宋良佐闻声从西屋跑了出来,一手拿了两根皂角,另一手拉着衣服角,用衣角做成一个小兜子,兜着十几颗无患子,“不用,我自己来。”

他从仁济堂买了黄芪、女贞、透骨草回来,说是他买,这几样药掌柜的压根没要他的钱,说是送给他了。

他今天回来的路上摘了一些松柏叶,他打算用这些东西熬制些中药洗发水出来,实在是他头上的虱子太多了,有时候夜里睡着都会被痒醒。

两个姐姐也好不到哪里去,有时候他们在一起玩闹,他都能看着姐姐头上的虱子掉到肩膀上。

说起来,这个方子还是她妈妈教给她的呢,她以前在家的时候和妈妈隔一段时间就会制作一点中药洗发水自己用。

眼下在制作,身边没有了爸妈,只有奶、娘和两个姐姐了。

王春兰回来后,先去把后院的猪和鸡喂上,又把家里脏衣服先泡在水盆里。

然后才去伙房做饭,留下宋良佐一人在院子鼓捣着东西。

说是鼓捣,他不过是用小石头把皂角给砸开然后和无患子一起放在家里一个破了口的葫芦瓢里泡着。

就在这时门口突然有人喊他,“良佐,就你在家吗?”

宋良佐闻声望去,来人是二爷爷的小闺女,还未出嫁的宋春枝和二爷爷的孙子进金、进银三人。

“是小姑来了,我和我娘在家。”宋良佐说着,人已经朝他们迎去。


他急忙解释道“奶,我不是为了穿那身衣服,我是想等我们挣了许多钱后,我想去私塾跟着读书写字。识字了我就可以去药铺看有关草药的书,这样我就能认识更多的药材,然后挣更多的钱,还有呀,我要去能考个童生或者爷爷保佑让我再中个秀才......”

宋良佐的话还没说完,剩余的话被老妇人截走,“成了秀才,乖孙是不是就能当大官了?威风凛凛,身边跟着一群婆媳老汉伺候着?”

“......”宋良佐满头黑线,第一,秀才有特权却是做不了官。

其二,为啥他做官身边跟着的是婆子老汉?就不能是身强力壮的同龄人?

不过这话他现在也不打算和奶解释太多,含糊的点了点头。

这是老妇人第二次听见关于私塾的话,第一次是赶镇集时,当时她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眼下是第二次,她宝贝孙子提出来,她再次想都不想,只不过这次是答应,“好,我孙子想上私塾,等奶攒够了钱就送你上私塾。”

这下又轮到宋良佐发怔了,她奶就这样答应了?考虑都不考虑一下?

“奶,你不考虑考虑?”宋良佐心里有些不踏实的问。

“我考虑什么?”老妇人反问。

“听说上私塾读书很费钱的,你不怕我们全家勒紧裤腰带不舍吃不舍喝送我去读私塾,然后我一无事成?”宋良佐问。

“不成就不成,奶这辈子就你一个孙子,你成了是奶的孙子,不成还是奶的孙子,不管怎么样你都是奶的孙子。”老妇人回答。

“我要是不去私塾,等咱们攒够了银子说不定可以买一头驴,这样你和娘在种地时就不会那么累了。你不想吗?”宋良佐再问。

老妇人低头,用看傻子一般的眼神看着自己乖孙,“刚刚不是你说的吗,你识字了就认识更多药材,我们摘的多了,就能卖更多的钱,有了更多的钱我和你娘就送你去识字。然后你再认识更多的字,我们再去挖更更多药材。这不就和我们种庄稼地一样的嘛,收了种,种了收,迟早我们会买一头驴的。”

“......!”宋良佐第一次听见她奶奶如此能绕逻辑的圈。

关键他还是第一个提笔画出这个逻辑的人,没法反驳。

这样也好,他的日子也算有奔头了。

......

当天傍晚,一家五口齐刷刷的围在吃饭用的小桌前。

“娘,这真是咱们卖草药挣的钱?”王春兰看着桌上的百吊铜钱和一些散落的铜钱,惊讶的嘴巴里都能塞进一个鸡蛋。

她如此,两个孩子更是不堪,望着桌上的铜钱光知道吸气不知道吐气,不过片刻就憋得满脸通红。

“可不是咋的,这些都是我乖孙想法子挣的。等我们挣多了钱,就送乖孙去上私塾。”

老妇人这话在王春兰听来简直就是石破天惊,她嘴巴张的更大了,面上还是惊讶之色,只不过现在的惊讶和刚刚的惊讶压根不是一回事。

如果刚刚的惊讶是喜。

那现在的惊绝对是真惊。

“娘,你怎么突然想送良佐去上私塾?私塾我们可学不起啊。我娘家王家庄,有个出了五服的兄弟孩子,自幼被村里人夸聪明,他爷爷为了让他读书,硬是不给三个儿子分家。他今年又没考中秀才,这已经是第五次落榜。原本他们家在村里也算中上,听说现在吃饭都困难,我上次回去的时候听我娘和我说,那人为了读书,少说折腾进去好几百两银子呐。家里的二婶三婶觉得不公平,直接在院子里树上挂了一根绳子,要上吊啊!你看看就我们家这情况......”


宋良佐眼见掌柜的不信,催促他道“掌柜爷爷,生命攸关事不宜迟,我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掌柜的此时内心的动荡可比面上激烈多了,他一方面不信眼前孩子会医术。

可他竟然能说出刚刚的病者不满足“表解者乃可攻之”的解表先行条件,他虽然不是坐堂大夫,可见的多了事,这句话的意思还是知道的,意思就是药不对症呗。

一个小娃娃说他的坐堂大夫诊断的药不对症,这事怎么看都觉得是小娃娃在胡闹,你要说对方胡闹,可对方又说出依据来......

坐堂大夫的对错他不清楚,但事关病人性命,掌柜的思索片刻右手握拳,猛的砸在左手掌上,嘴里“哎”一声,走过去贴近坐堂大夫耳边匆匆说了些许话。

宋良佐和娘站在边上不远处,看着掌柜的和坐堂大夫说什么后,对方面色大惊。

先是一脸不可置信额扭头看着掌柜的,然后在掌柜的拿眼朝自己看的同时,就见坐堂大夫目光顺着也朝自己这边看来。

可能见自己是小孩,接着一脸疑惑再次看向掌柜的,掌柜的点头。

接着,坐堂大夫一把抓住病人的手放在脉枕上,再次开始诊脉。

从开始的面色不佳,跟着眉头微蹙,然后越皱越紧,褶子越皱越深。

此时若有苍蝇飞过,必然会深陷壕沟。

两个兄弟被大夫突然的行径弄的有些不知所措,相互对望一眼,就在暴脾气的打算说话时,却是被另外一人用眼神制止。

气的暴脾气原地哼哼两声。

就在所有人不知发生何事时,坐堂大夫突然起身,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喂喂喂,你不是给俺娘看病,你干什么去?”脾气暴躁的汉子终于忍不住,出手就要拦坐堂大夫。

药铺掌柜的在边上劝阻“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苗大夫刚刚已经开了方。”

掌柜的说着,铺子里众人目光却是紧紧黏在坐堂大夫身上,就见他走到一个小孩跟前突然停住脚步。

作为当事人的宋良佐自然更早一步确认对方是来找自己。

这会抬头望着对方,就在他思索对方过来的目的是什么时,然后听坐堂大夫说“后生,你师承何人?”

中国文化特别讲究师承,如书法、武术、作画、中医、针灸,以及前世的戏曲等,都讲究拜师。

不拜师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行里说“不是门里出身”,通俗说“不正规”。

宋小小师承家族,宋良佐出身山村,师承无人。

他只能说“我没有师父,我只是见过如此病症而已。”

坐堂大夫大约五十岁出头,这会眉头皱的更紧了。

情况紧急,宋良佐有心救人,他也不顾坐诊大夫对自己的看法,此时用极小的声音和眼前人说“病悬饮者用十枣汤主之,惹弱悬饮刚起,病人解表后再用十枣汤效果佳。眼下病人症重,呼吸困难、身形消瘦,受不住十枣汤的霸道药效。”

宋良佐说罢,见对方面色跟着一白,似乎想通了什么,抬手攥着宋良佐手就想朝一个方向去。

还不等宋良佐惊喊出声,王春兰眼疾手快拉住儿子的另外一只手,大声呼喊“你要干什么?松开我儿子。”

边上的掌柜此时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病人还在等着,老苗却对这个小男娃娃动手了。

他越俎代庖对着病人那边说声“稍等”,人就朝着老苗那边走去,“这是怎么了?”


“三两银子?”宋良佐惊讶的小嘴都忘记合拢。

原以为就像林山野说的,能卖个二两银子呢,谁知道掌柜的开口就是三两银子。

这可真的超乎他的意料啦。

这个东西这么值钱的嘛?

掌柜的见他眼睛瞪的老大,小嘴微张一脸不可置信惊讶,以为他是嫌自己给的少了,稍微思索片刻后,他伸出二根手指头在小孩面前晃了晃,“三两二百文,不能再多了。”

宋良佐这才发现对方误解了自己刚刚的感叹,他急忙摇头“不用不用,掌柜爷爷给我三两就好。”

这下轮到掌柜的吃惊了,“多了二百文你还不要了?”

宋良佐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不舍,“我也想要,不过我却不能要。不满掌柜爷爷,这个东西是村里人让我代为售卖,他已经给过我底价,只要交易能过底价就好。掌柜爷爷开始开出三两的价格,我只是在想它还挺值钱的,就是我没有本事去抓。”

宋良佐之所以不要那多出的二百文其实是有自己的用意,谁知道这两百文是不是消耗的自己在这里的好感度?

他日后还要送不少草药来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林山野也说了,只要能卖到二两银子就成,现在他卖到了三两,已经大大超过预期。

掌柜的被他明明只是小孩模样,说出来的话却是成熟样子给逗笑,“哈哈哈,那我今日岂不是又要占你的便宜。就三两二百文了,你个小娃娃都不在意,我总不能连你都不如。”

宋良佐见推辞不掉,突然对掌柜的双手抱拳,“那我就替我村里人谢谢掌柜爷爷。”

掌柜的见小家伙突然对自己行书生礼,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哈,你小子从哪里学来的这套。”

宋良佐上扬的嘴角想压都压不住,带着属于孩子的童真和得意,“我想感谢掌柜的,不知道该怎么行礼。等家里农活干活我家要送我去私塾读书,那我就是学子,我上次在我们镇上见过他们这样行礼。”

掌柜的被他逗的又是开怀大笑,“我看行,就凭你这个聪明劲,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宋良佐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隙,“谢谢掌柜爷爷夸奖。”

母子俩卖了草药,办完了正事,早早去县城门口找了一辆要回古安镇附近的牛车,回村去了。

之所以不坐老早的那一辆,是因为他回去的太晚。

王春兰惦记地里的活,不愿意在县里多逗留。

宋良佐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闹‘我就要在县里多玩一会的’孩子情绪,他乖乖的跟着娘回去。

母子两人到村外,没急着回家,而是拐去地里找老妇人去,这几天地里的草打理不及时,有些长得比苗都要高了。

宋良佐在地头远远看见奶和大姐在地里干活,他在跳着大喊“奶,奶我们回来了。”

宋招弟仗着年纪小耳朵好使眼好使,早一步听见动静扭头看,兴高采烈对着距离自己不远处的老妇人喊“奶,你看是娘和弟弟回来了。”

老妇人这才站直身子顺着她胳膊指的方向回身望去,可不就是嘛,她宝贝孙子正在地头蹦跳着同自己打招呼呢。

没一会王春兰顺着行档走过来,笑着接过老妇人手里的锄头,“娘,我来锄草,你带着良佐回去吧。这些是今天收入,咱家的草药是一两三百文,林猎户孙子拿来的穿山甲卖了三两二百文,药房把银子称了重,这里是四两五的银裸子。”


这在宋良佐看来就是前世的身份证。

只听他娘嘴里道“我们是古安镇大柳树村人,今天上县里卖草药。”

其中一人看了一眼王春兰背后背着的竹筐,然后把木牌交给王春兰,“进城一人两文,两人四文。”

宋良佐自认为自己身高没有一米,却也不给自己打折。

“哎哎,好。”王春兰急忙给了对方四文钱,拉着宋良佐进了城。

宋良佐觉得好稀奇,本来就是附近的村民,没想到进城竟然还要掏钱,他有理由怀疑,前世去古镇游玩,被收门票的行为就是这么来的。

宋良佐进了县城,左右打量几眼后,也就没有什么新鲜劲了,反而是他娘又紧张又好奇又慌乱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娘,我来问路。”宋良佐说着也不松手,倒不是怕自己走掉,是怕他娘压力大。

两人一路走一路停,终于在两刻钟后到了仁济堂的铺子前。

王春兰看着大三间的铺子,又看看门上的牌匾,“良佐应该就是这里吧,你看上面牌匾是三个字,而且这附近只有这么一家药铺。

远远地宋良佐就认出了店铺名字,这会娘这么说了,他只管点头,“娘,就是这里,我们进去吧。”

母子俩刚进去,就有伙计迎上“两位是抓药还是咨询病症?”

宋良佐拉着娘的手,上前一步对着伙计说“都不是。我们是古安镇上中药堂的药掌柜介绍来的,说贵店在收车前草和蒲公英,我和我娘就来了。”

“稍等。”伙计说完就朝着柜台走去。

宋良佐趁机打量着药铺,仁济堂比中药堂只是多出一个房间,可这边单独的房间大,所以看上去整体上要大出不少。

进门大厅入眼同样是药柜,药柜比中药堂的大,左边一间屋子放着一张桌子,此时那边正有一位大夫给病人问诊。

右侧摆着成套的桌椅板凳,想来是接待用的。

宋良佐见店铺伙计折回,这才收起目光朝他看去,只见伙计笑脸相迎“你们跟我来吧。”

仁济堂和中药堂不同,在中药堂卖药时,都会先让药掌柜看一眼,伙计才会带人进入里院,仁济堂这里掌柜没有看他们的药,伙计直接带着人去了里院。

宋良佐前一秒心里还在夸药掌柜真厉害,他打过招呼的都不用看草药品质,后一秒就见是伙计负责检查。

王春兰是第一次来卖药,见对方把草药拿在手里反复观看,可把她紧张得不得了。

宋良佐在边上倒是满不在意,这些草药都是他一手精挑细选的,质量绝对没话说。

不过片刻功夫,六百五十株草药被清点完成,伙计再次带着他们回到前厅,“掌柜的,总的六百五十株,品质可入药。”

掌柜的这才打量一眼来人,开口询问“你们就是药时介绍来的?”

“啊?!”王春兰有些没反应过来。

药时?

宋良佐心里重复着名字,眉毛微挑,原来药掌柜叫药时啊,这名字倒是蛮好听的。

这才开口回答,“是的,我家之前挖的药都是送到药爷爷那边的,现在药爷爷那边不需要了,就说帮我们问问掌柜爷爷这里要不要,前两天见着他带给我们好、”宋良佐本来努力抬着头对柜台说话呢,谁知道娘这时突然弯腰把他给抱了起来。

视线在慢慢升高,他终于能以一个成年人的高度来看屋子里的东西了,也终于能看见柜台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