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者,居北荒之远域,性勇悍而善骑射,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徙。其俗崇武,部落纷纭,常为中原边患之扰。
观其军政之制,部落为基,族长制之。民自幼习骑射,马疾如电,矢利若星,聚散飘忽,来势难测。其利在速,其患亦速。若遇风雪饥馑,牲畜凋敝,则南向而图中原之富。秦汉之匈奴,隋唐之突厥,宋之契丹、女真、蒙古,皆尝为大患,烽火连于边鄙,征尘蔽于塞空。
考其与中原往来,或战或和,皆有脉络可寻。汉武兴师,卫霍扬威,虽驱匈奴于漠北,然亦耗国力,至昭宣而后,方有和亲之策,边事稍宁。唐初对突厥,亦先战后抚,用其豪杰,遂开贞观之盛。至若宋室,重文轻武,兵威不振,虽有岁币求和之举,终难止北狄之侵凌,致徽钦蒙尘,社稷倾颓。
今之御狄,当鉴往知来,合文武之道,施恩威之策。于文者,兴教化,宣仁德,通互市,厚往薄来,示以怀柔。使知华夏之礼义,感圣朝之恩泽,渐化其性,息兵戈之争。于武者,整军伍,缮甲兵,固边防,据险扼要,严阵以待。练精锐之士,备良马劲弩,使敌不敢轻犯。若敌来犯,则以逸待劳,相机而动,或击其惰归,或断其粮道,务使有来无回。
且当用间之术,察其内部之情,离间其部落,弱其联盟。又可招抚其贤能,以为我用,化敌为友,共保和平。然此非一蹴而就之功,需持久之策,坚定之念,朝野一心,方能奏效。
故御狄之要,在明其情,知其性,施恩威并济之法,行长治久安之策。使北狄归心,边患永弭,华夏之疆土永泰,万民之福祉长享。”
“时间到!” 随着考官的一声令下,李星辰放下笔,长舒一口气。
他环顾四周,发现不少同学还在奋笔疾书,有些甚至面露焦急之色。
走出考场,李星辰感到一阵轻松。
几日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李星辰果然不负众望,一举夺魁,拿下了第一名!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县学。
“听说了吗?这次月考的第一名,竟然是李星辰!” “就是那个号称神童才十一岁的李星辰吗?”
“没错,就是他!听说他的答卷,连赵老夫子都赞不绝口呢!”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以后可得向他多多请教了!” 一时间,李星辰成了县学里的风云人物,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人们的议论声。
“星辰兄,恭喜恭喜啊!这次你可是给我们班争光了!”沈知行一脸兴奋地跑过来,搂着李星辰的肩膀说道。
“哈哈,同喜同喜!以后还请赵兄多多关照啊!”李星辰笑着回应道。
“星辰兄,你真厉害!”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同窗赵子昂,也忍不住对李星辰竖起了大拇指。
月考后的休沐日,让整条街都洋溢着轻松的气息。
李星辰一路小跑,青石板在他脚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刚到李家村,李星辰三步并作两步,还未跨过门槛,就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爹!我回来了!”清亮的少年音穿过庭院,惊起几只正在啄食的麻雀。
正在查看账册的李承恩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却故意板起面孔。
他放下手中的毛笔,慢悠悠地踱步到院中。
“臭小子,终于回来了?”李承恩双手负在身后,装出一副严父的模样。
阳光透过院中老槐树的枝叶,在他略显沧桑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